中国年轻人报推广客户端青岛十月17日电(中国年轻人报中国年轻人网记者 孙庆玲)高职扩招100万,根据18:1的生师比来推算,则需相应补充约5.5万名教师。这类师资哪儿来?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范围关注的焦点。
考虑到现有老师自然减员的状况,假设每年正常减员是1万人,每年大概有6.5万老师要补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国内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一下子要补充到那样多师资确实困难,需要有一些特殊的做法。
对此,任友群表示,总体思路是根据内培外引、引育并举、专兼结合的原则,拟定人才勉励手段,革新教师补充机制,拓宽教师的引进途径等。通过资源整理挖潜一批,专项培训速成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通过银龄讲学补充一批,通过社会力量兼职一批来加快补充高职急切需要的专业师资。伴随高职师资体系的慢慢建成,将来再通过合法教师的培养逐步补齐高职扩招带来的双师型教师缺口。
具体来讲,任友群指出,教育部将健全政策规范保障,在教师的资格准入、培养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保障与兼职教师聘用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健全人事招聘、配置配备等有关的政策规范保障。同时,国家重大项目将向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倾斜,通过专任教师培养补充和兼职教师的聘用引进等渠道,加快补齐教师的缺口。
任友群表示,将增加教师培养供给,建设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认证一批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增加职业教育硕士博士招生计划,拓展校企合作进行协同培养,支持博士、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企业的工作历程,同时拟定出色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公派留学生回国进入到职业学校任教;增加聘请兼职教师的规模,推进校企职员之间的双向流动,支持高职院校聘请企业高技能职员、退休教师到学校兼职,每年保证肯定的兼职教师规模和讲课时数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任友群强调,将拓展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加大高职教师国家级培训比重,倾斜支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训,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面向优质的高职院校创建教师教学革新团队,推行高职教师的出国研修访学项目,提高教师分工协作,拓展模块化教学能力等。这一定是个多管齐下、每个手段一块推进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应该要持续多年,逐步把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