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在红旗下成长、与共和国高等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的高校,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广大师生英勇奋战在第一线,共投入医护职员3.4万,病床1万余张、管理方舱病床6000余张,是全国投入最多医疗资源的高校;同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以硬核科研成就帮助抗疫,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彰显了学校为国排忧、为民解难的责任担当。下一步,大家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有品德、有品质、有品位的卓越医学人才
学校一直坚持党旗领航,坚持四个服务,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加大思想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湖北是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身处疫情中心的华中科技大学,约有500余名医学研究生战斗在抗疫各条战线,或白衣披甲,或科研攻关,或下沉社区,书写了担当、钻研、奉献等系列战疫故事,用实质行动阐释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学精神。学校将充分合理的利用抗疫这一最鲜活、最生动、最宝贵的素材,继续塑造好红色领航员、研究生青马班、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坛、品德模范评选等思政品牌,坚持追求德医双馨,持续拓展健康中国行、医疗扶贫、送药下乡,培育研究生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塑造医学研究生卓越灵魂。
2、坚持内涵进步,让研究生站到革新最前沿
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致力于培养新年代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革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疫情期间,药学院博士生吴灿荣作为核心成员,发现人类的弗林蛋白酶可能是治疗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疾病的新靶点;电信学院博士生史天意、硕士生杨杰华作为团队骨干联合华为云团队开发的新冠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大幅提高CT阅片效率;这类都充分体现了我校研究生敢于突破、勇于登攀的革新精神。大家将继续推行研究生革新能力和职位胜任力提高工程,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命科学的学科优势及附属医院的综合优势,深化科教融合、医教协同,厚基础、宽人文、强临床,推进卓越研究生分类培养。大家将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医学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交叉学科课程、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系统科研练习和临床练习,努力让医学研究生站到革新最前沿。
3、坚持服务需要,让医学归于大众,帮助健康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不能离开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我校刘良教授团队完成世界首例感染新冠的尸体解剖和病理剖析,为优化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重点依据;徐顺清教授提出细化病人分级诊疗策略,为分类防控提供了决策依据;学校积极与海外多所友好院校及医疗机构进行了50余场视频连线,传递防疫经验、提供医疗援助。这都是华中科大科研抗疫的典型成就,也是学校培养医学研究生最好的教育资源。大家将继续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行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谋划疫后重振,加快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帮助补齐国家公共卫生范围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弱点,为全球抗疫的中国策略贡献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上发出一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一同体倡议,彰显了中国担当。华中科技大学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站在为人类前途命负责的高度,勇担大任、敢攀高峰,持续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着力培育国家急切需要的德医双馨的医学人才,努力做到让党放心,叫人民认可,让国家赞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一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