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考研面试的时候,过了笔试分数线的考生还不可以沾沾自喜,伴随面试成绩在考研成绩中的比重愈加大,能否过了面试这一关,成了决定你能否考上研究生的重点。
【复试前筹备】不要由于笔试分数较高而沾沾自喜
复试之前,知道我们的处境是最重要问题:这所学校的招生人数、学校历年的状况、学校线上的人数、自己所处的地方这类信息都需要明晰。不要由于我们的分数相对较高而沾沾自喜,忽略了复试内容的复习;也不必由于我们的成绩平平时常而舍弃最后的努力。毕竟初试只不过整个考研的一个部分,在复试结果出来之前,其他人都没必胜的把握。对复试的轻视致使一个排名专业第一的考生被排除在入学名单以外,这种极端例子相信大伙也并很熟悉。
复试的环节包含导师面试、英语口语听力。对于专业常识考查都是很明确的,从1月的初试结束到知道我们的成绩这期间也有2个月的时间了,有的常识会变得陌生,需要重新翻开收起的专业书,重新复习加以巩固。而在漫长的考研复习期间全然被抛开的英语口语听力也提上复习的日程。
【复试进行时】主要涉及综合素质面试及专业常识两个方面
综合素质面试是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个人的英语听力口语水平、毕业设计涉及的有关常识、在研究生期间期望从事的研究方向与对将来的生活、学业的规划等等,都是老师们关心的话题。这类都需要事先的考虑与筹备这是对老师们工作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生活的负责。研究生对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含义,却未必每一个人都合适,它并非一个成功的必要渠道,更不是逃避现实的方法。通过对这类问题的考虑,你内心会更明确为何要选择考研,老师们也能从中判断你合不合适成为一名研究生,不至于枉费三年的宝贵时光。
记得当年,刚走进作为面试考场的会议室时,我的内心还携带些许焦虑,但那种焦虑非常快被老师们的微笑融化了。英语问答之后,在自由的环境下,我和老师们畅谈了正在努力完成的毕业设计与对将来的学习规划。
相对于综合素质面试的语言逻辑表达,专业常识的测评更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一名理工科的研究生,实验操作与试验结果的剖析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是重点的两个部分只动手而不进行考虑,必然忽略操作过程中的细节致使实验的停滞;反之,考虑而不尝试,任何革新都是泡影而已。上海大学理学院的专业常识考查改变书面考试为专业实验,让考生直接操作仪器,察看现象,剖析实验得到的数据,最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站在试验台前的大家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做好数据记录与结果剖析。通过如此全方位的考核,才能保证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顺利拓展实验项目,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
复试之后,等待最后成绩的几个小时过得那样漫长,最后公示的录起名字单上,看到了我的名字。
(许源荣 上海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2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