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小栗来到北京大兴区第四中学,在雾霾中送去题为PM2.5的来源、风险与防范的科普宣讲。这位博士生还有一个身份北京林业大学树人研究生党员骨干培养学校第五期培训机构学员。深入基层拓展生态文明志愿宣讲,是她同意树人学校实践能力练习的一个要紧环节。
树人学校是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新探索,成立近4年来,共培训各级各类研究生党员骨干1500余名,基本覆盖全校各学院和各年级学生组织的研究生骨干群体,被誉为北林大研究生的黄埔军校。
据该校研工部部长孙信丽介绍,树人学校的诞生,主如果基于目前研究生群体的特征和需要。譬如,研究生常见对学院学科的认可感强,对学校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比较弱;研究过生日常交流多局限在学科团队内,跨学科之间的交流极少等。除此之外,一些研究生骨干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比较模糊、政治觉悟有待提升,社会经验不够、分辨能力不强,应付各种挑战的经验不足,有效拓展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决定以研究生骨干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5年5月,树人学校正式成立,在立德树人、自强致新的办学理念引导下,统筹拓展全校各级各类研究生党员骨干队伍的培养工作。树人学校成立后,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工作从原来的一年一次、一次两天,进步为一年两季、每季历时三个月到半年;从过去的理论学习加经验交流,调整为模块化教学体系,分类推行精英式培训,针对不同班次分别设计培养策略。
树人学校还打造了规范建设、班级建设、队伍配备、经费支撑四位一体的规范化运行管理体系,实行严格的课程签到和考评规范,所有班级实行小班管理,打造临时党支部,确定班级、支部负责人并搭建QQ群、微信群等平时联系平台。所有班级根据成长导师+辅导员+助教的规范配备工作队伍,选聘退休教授、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等校内外成长导师,全程指导学员成长成才。
据介绍,通过这种跨学院、跨学科的组织方法,研究生党员骨干队伍的整体凝聚力和集体归属感得到有效提高,并在学校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和平时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比如,党支部书记培训机构的学员将所学常识应用于党支部建设,联合拓展了党建沙龙、十佳党建、红色1+1等品牌活动,促进了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革新拓展;研究生会主席研修班的学员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一同拓展了研究生春夏秋冬季节四季体育赛事、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研究生风采大赛等校园重大文体和学术活动,年组织活动近200场,参与研究生超越5000人次,打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骨干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骨干在联系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桥梁纽带用途,树人学校打造了校领导与树人学校学员面对面的交流机制。每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与主管校领导都会与学员们进行至少一次面对面交流,听取学员关于学校改革进步、研究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议和建议。学员们提的不少建议,最后都被学校吸取,并转化为学校的管理规范。
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是学校党委书记王洪元为树人学校学员设立的毕业标准。在说到树人学校的将来进步时,王洪元指出,在中央全方位从严治党和拓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新正常状态下,树人学校要继续发挥引领用途,在树魂、树德、树能三个方面加足马力,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行业领军人才。
在北京林业大学通过思想引领、学术成长、职业带动、成才保障四轮驱动加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目的下,研究生骨干队伍已经成为一支中坚力量,而树人学校则成为这支队伍成长的加速器。
北京林业大学提供的数据显示,参加过树人学校培训的研究生中,有83人毕业后被选聘为北京大学生村官;第一期精英骨干培训机构的3名学员,主动舍弃留京、留校工作机会,分别选择到京外基层乡镇、林业局和农村工作,在服务基层中建功立业,达成生活价值。(首席记者:高靓)